更新时间:
昨天,冷空气给北京带来强风和强降温,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仅有11.8℃,降温幅度超过14℃;全市大部风力强劲,10级以上大风出现在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通州、房山、昌平、怀柔、平谷、门头沟、延庆、密云、顺义,高山站门头沟高山玫瑰园、延庆二海陀、延庆闫家坪阵风达到14级。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今天,西北地区东北部、华北、黄淮等地仍有大风。中央气象台今晨继续发布大风橙色预警,预计,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黄淮、江淮及东北地区北部等地有5至7级大风,阵风可达8至10级,其中,内蒙古中部偏南、山西中北部、河北北部、北京西部山区等地局地有11级以上阵风。
由于冷空气移动速度较快,今天,除东北、华南等地还会降温之外,全国其它大部地区将开始回温。到下周三前后,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0℃以上,陕西、河南、湖北部分地区有可能出现高温天气,公众请关注临近预报信息,适时调整着装。
从“日漫”到“国漫”,从西方引入到本土创新,近年来,科技与文化领域的一系列创新创造,背后都离不开年轻一代不断向上攀登、创新进取的努力。
“合理用好春秋假,可以让中小学生有时间到博物馆、大自然中去学习,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让孩子们的童年更有色彩、更有温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每年4月,华北、黄淮出现10到11级的阵风比较常见,超过12级的大风并不多见。此次过程,北京13级以上大风出现在门头沟和房山等地。这些地方海拔较高,受“狭管效应”影响更易出现极端大风。狭管效应的产生主要跟地形有关,大风从开阔地带流入狭窄地形(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城市中高楼密集地区也容易出现此种情况,当刮起六七级大风时,狭管效应能使通过高楼之间的瞬间风力达到12级,从而造成广告牌、玻璃甚至墙体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