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本报北京3月1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全国20余省份今天举行了2025年度公务员招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门公共科目笔试。根据中公教育提供的数据,今年20余省份共招录公务员165241人,招录人数较去年增加12757人,增长幅度为8.4%。其中,有5个省招录人数过万,分别是广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河北省和湖南省。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写入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充分彰显我国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心。
良好营商环境是企业创业兴业的“空气”和“土壤”。在2月17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这次在江苏代表团,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在历史长河中回望,我们更能深切体会:任何伟大事业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观察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生成的2025年全国两会关联图谱,一些人、一些事,都印证着“功成非在一朝夕”的实践真谛。
展位负责人蒋兴刚表示,过去定制新中式服装的客户群体年龄在30岁至55岁之间。如今随着国潮兴起,“禅意风”和“老钱风”的新中式服装也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
本报讯(记者 张楠)中消协昨天发布“2024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涉及职业闭店人帮商家卷款跑路、演唱会“柱子票”、自动续费服务“暗藏玄机”、平台大数据“杀熟”、羽绒制品“以丝代绒”、卫生巾尺寸标准“就低不就高”、租赁市场“提灯定损”、“吃谷人”上当受骗难维权、“串串房”甲醛超标以及“星期宠”等消费维权突出问题。
从DeepSeek到具身智能,一连串的创新新名词成了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从智能网联汽车到量子科技,从低空经济到人工智能,一系列新兴产业正在茁壮成长……新质生产力之所以能够激荡起发展的澎湃浪潮,根本在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