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一些城市倾向于将算力集群建设成“全国通用”的算力基础设施,力图承接异地大模型训练与远程AI服务,打造区域级的智算枢纽;而另一些城市则更注重本地化深耕,推动算力资源与本土制造业、供应链、工业数据体系深度耦合,形成面向实际场景的智能算力供给体系。
不仅如此,在家庭场景中,安全与伦理问题至关重要。“在工业场景中有标准化的安全规定和规章制度,可在家庭中,除了要保障物理安全,避免机器人伤害到人,还涉及伦理道德层面的问题。”李昱慧说,例如在照顾老人小孩时,如何让机器人的行为既满足需求又不违背伦理道德,这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了推动硬件成本下降以及技术的发展,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2025年2月,北京市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力争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月,中关村(海淀)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正式揭牌,初步形成具身智能产业聚集发展态势。
具体到做法,要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构建联动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国家安全体系建设,关键是发挥系统集成合力,避免各自为战、相互泄力,要在多重目标下实现动态平衡,既要避免安全化欠缺,也要避免过度安全化。
对于有司来说,应对气候健康风险,得算明白两本账。一本是眼前账:比如,公共场合多备几台除颤仪,社区多开几家清凉驿站,红绿灯处多装几个便民遮阳棚。另一本是长远账:比如,北京去年“煤改电”减排二氧化碳1300多万吨,深圳全力打造“碳中和”全运会。这些举措看着和健康不搭界,实则是在给未来的公共卫生打地基,这也是“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生动体现。
转行做AI训练师的向南,如今很满意这份“能赚钱、不加班、时间灵活”的工作。向南看到,不少人因追逐AI行业风口而选择这个职业,希望借此实现职业跃升。他对AI训练师的职业前景还在观望,担心这个岗位会被AI取代:“现在的AI已经能够编程了,今后很有可能完全自主完成数据标注工作。”目前,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将AI训练师岗位外包,这类工作普遍存在稳定性差、门槛低、重复性高、晋升空间有限等问题。向南希望密切跟踪AI技术发展新动态,随时准备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越通社采访专家表示,习近平2025年首次出访,首站选择越南,充分体现了中越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地位。此次访问将为中越关系谱写新篇章,为两国关系的发展规划出新的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