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他举例说,目前有不少减肥商家流行“涂油甩脂”,即在身体上抹一些油,用保鲜膜包裹后配合热疗。商家宣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一次瘦两三斤”,实则是通过排汗流失水分,这种减重并非减脂,而是脱水了,体重在补水后会迅速反弹。
近日,大风掠过多地。宁夏、甘肃、内蒙古、河北、北京……受到持续影响。抬头看天,灰蒙蒙一片。低头刷手机,预警信息一条接一条蹦出来。不能小看了这场大风。它把健康风险呼啦啦吹到了大家的眼前——昨儿还在笑谈“二月春风似剪刀”,今儿这剪刀就成了刮骨钢刀,给社会再次提出警示,气候与健康的关系,不可小觑。
在“中越人文交流年”的背景下,何炜介绍道,今年中越将锚定“民意基础更牢”目标,开展一系列连民心、有温度、接地气的人文交流,将围绕胡志明主席红色足迹精心设计活动,共同打造更多人文交流品牌,推动跨境旅游持续升温,深化两国媒体、友城、教育等合作,加强中越友好宣传。特别想强调的是,青年是中越友好的未来,我们将支持两国青年开展更多交流,通过举办一系列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提升对彼此的好感度,助力两国世代友好的接力棒代代相传。
从工业自动化迈向家庭服务,具身智能面临着环境和任务的巨大差异。李昱慧指出,工业环境结构化、规则性强,而家庭环境复杂多变,每个家庭的布局、空间各不相同,机器人需要具备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同时,工业任务往往简单重复,而家庭任务如清洁、烹饪、照顾老人小孩等,不仅种类繁杂,还需要机器人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决策能力。
对于具身智能进入普通家庭的时间,业内专家有着各自的判断。宋伟认为,近3年不太可能实现,5年内或许在某些特定环节能够有所突破,但5到10年则相对更为合理。关键转折点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核心零部件成本的降低。“比如像力传感器,如果它的成本下降,机器人在与人接触时能更好地感知碰撞,避免伤害到人,这样才更有希望进入家庭。”宋伟说,“毕竟,硬件的关节、传感器等零部件是难以像算法成本那样通过量产有效分摊的。”李昱慧也认为,至少还需要5到10年的时间,具身智能才可能相对成熟地进入家庭。她指出,目前硬件成本过高是一大阻碍,同时还需要技术上的突破,包括算法的改进以及大量的数据训练。
有人将算力比作城市的“电力系统”:充沛则繁荣,匮乏则萧条。的确,自动驾驶、智能制造、语言模型等AI应用正在快速消耗算力资源。回顾过往,每一次技术革新看似省能,但最终都促发了更大的资源需求。Deepseek提出“高效算法”,试图降低能耗,却反而拓展了更多场景。这就像燃油发动机升级后虽省油,但汽车普及率猛增,反令整体油耗飙升。
4月15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天津市气象台于2025年04月15日07时15分发布陆地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中午至20时,天津地区将有西南风4-5级阵风6-7级,局地8级,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