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包容互鉴是中柬命运共同体的深厚底蕴。中国派出大批考古研究、地质勘查、文化历史、建筑艺术等方面专家扎根柬埔寨近30年,先后实施周萨神庙、茶胶寺、吴哥王宫遗址修复工程,让吴哥古迹这一人类文明瑰宝重现辉煌。越来越多中国游客前往柬埔寨,领略厚重的历史文化。越来越多柬埔寨朋友学习中文,感受古老中华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魅力。这些年来,中国在柬埔寨铺设“友谊路”,挖掘“幸福泉”,打造中柬友好扶贫示范村。派赴柬埔寨的中医医疗队让失聪女孩喊出人生第一句“妈妈”,让长期靠轮椅出行的患者重新站立起来。
三是出行体验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客运品质提升专项活动,铁路12306推出“系统自动提交购票订单”等新功能和老年常旅客会员积分优惠举措,精心组织旅客乘降,动态增加安检、验证通道,120个车站实现联程票旅客站内便捷换乘,37个车站实现出站换乘地铁免安检,89个车站提供互联网订餐服务,99列动车组列车提供“静音车厢”服务,加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服务和文明出行宣传引导,持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积极适应国家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为外籍旅客出行提供便利,一季度全国铁路发送外籍旅客366.2万人次、同比增长30%。
“2024年第四季度至今,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部分城市房价止跌回稳,市场信心及活跃度提振,关键指标迎来修复。我们在成都、上海等拿了少数自操盘项目为了打造标杆;更重要的模式是开展多元合作,比如在杭州、长沙、北京、成都等不同项目和房企进行合作。”贝好家相关人员说道。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近年来,中马两国留学交流规模持续扩大。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在马来西亚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已达到5.7万人。在中国,有17所高校开设了马来语课程。
重情重义是中柬命运共同体的鲜明特征。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西哈努克亲王是中柬友好事业的共同缔造者。70年前,西哈努克亲王和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一见如故,柬埔寨冲破重重阻力于1958年同新中国建交,中国全力支持柬埔寨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正义斗争。在彼此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双方都同甘共苦、守望相助。西哈努克亲王在中国生活近40年,把中国视为第二故乡,他创作的《怀念中国》等赞颂中柬友好的歌曲传唱至今。西哈莫尼国王和莫尼列太后每年来中国,我多次同两位陛下见面、拉家常。2020年,我向莫尼列太后颁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这枚沉甸甸的勋章代表着中国人民对柬埔寨人民的深厚情谊。面对世纪疫情,时任首相洪森顶风冒雪访华,中国派出多支医疗队驰援柬埔寨,双方相互提供大量医疗物资。面对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势,双方支持对方维护核心利益,携手捍卫国际公平正义,铸就了中柬铁杆友谊。
去年底,中国对包括美国在内的54国人员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另外,4月8日起,中国正式在全国范围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外国游客只需在购物后办理相关手续,就能当场拿到退税款,最高退税可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