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如果顾客不支付、平台也不垫付,司机有时会自己找平台客服要来顾客电话,催要费用。”李友提到,也有部分代驾司机通过向警方或司法机关寻求帮助,顺利要回欠款。
艾斯的很多段子和家庭有关。他的专场本打算起名“棍棒底下出‘孝’子”,吐槽爸爸的严苛与固执。最初,段子只有3分钟长,是在他刚讲脱口秀半年的时候写的,那时与爸爸的关系是“比较困扰的事情,完全没法跟他和解”。这两年,他慢慢释怀,决定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呈现在专场里,而与爸爸的相处则成了主线。“观众完全沉浸在我的氛围里,感知到我的情绪,也愿意配合我,(我)有很强的成就感。”
另一个焦虑是“很久写不出段子了”。在综艺节目里,他讲的都是对他的人生影响非常重大的事情。节目第一轮,他讲的是自己的专业预防医学,对于第一次在视频平台亮相的他来说,这算得上是一次正式的自我介绍。第二轮,强劲对手带来的压力和大学几年的缓解,让他有勇气去讲述自己复读两次的故事。他一直有“复读羞耻”情绪,朋友谢谢认识他两年,也是在节目录制前才知道这段经历。
面向4000多名不同学科的学生开一门课,是一项复杂工程。在北航,《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自2023年底启动筹备工作,历经系统性调研与多轮迭代。2024年3月,跨学科专家团队完成首版教学大纲论证。2025年春季学期,伴随自主编撰的《人工智能基础——从理论到实践》教材正式出版,课程面向全校本科一年级学生开放。这门课结合文理工不同学科背景,围绕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逆向设计章节内容,从计算思维到智能思维逐层递进,通过“感知智能—认知智能—智能决策”框架重构知识体系。
不过,后面的大部分梗都“响”了。有观众认为这场演出“提供了很好的年轻人观察视角”,同时觉得,台上这个年轻人的烦恼背后涉及庞大的社会系统,很难通过成长或是讲述被解决。船长不会提前考虑这些,经过他反复打磨、试验后留下来的段子,组合在一起,“反过来促成了他的表达”,而他继续讲下去的原则,仍然是“先逗大家笑吧”。在他看来,能够逗笑别人,给别人带去快乐,“难道不好吗?”
北航知行书院2024级本科生李翊凡说,作为一名文科生,《人工智能导论》课程为她推开了一扇通往前沿科技世界的大门。传源书院2024级本科生赵向东说:“此前我只知道DeepSeek、豆包等功能强大,上了这门课后,我对AI的认知从模糊变得清晰,不仅知道其源于大脑神经研究,学习了相关算法,更发现生物、数学知识的深度应用。”
刘伟华在退休前曾是高校教师,钟情人文地理,喜欢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民俗文化区域或村落。“旅游于我而言,不只是简单的体验过程,更多是借助旅游去接触各地民俗文化,以此涵养自身。所以我对旅游项目的内容、目的地的选择、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