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在人工智能全面介入信息生产的背景下,未标识的AI内容不仅可能消解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削弱公共讨论的理性基础,而且会导致责任主体的模糊,加剧法律追责与权利救济的困难。现行制度通过强制内容标识,在技术效率与风险防控之间建立平衡机制。从成本收益分析看,标识义务的履行并不会给企业增加实质性负担,其成本远远低于提供智能服务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对智能服务提供者而言,标识系统能够增强产品可信度,可避免因内容失实导致的声誉损失和法律处罚。对于智能服务使用者而言,明确标识既能规避欺诈指控,也有助于建立负责任的技术使用形象。此外,内容标识制度更深层的效用在于,它能唤醒民众的媒介素养意识,为公众提供信息认知的识别工具。当人们明确知晓内容的AI属性时,会本能地启动批判性思维和解码,从而有助于抑制虚假信息的传播效能。这种集体认知免疫力的提升,正是功利主义追求的社会福祉最大化的体现。
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谢雁冰 李晓喻)生态环境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这将是继民法典后,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茶道酒香汾酒品牌推广活动是一场关于茶道与汾酒、文化挖掘与产品宣传,涉及中蒙俄三国的大型文化宣传活动,主要分三个部分,即:寻找万里茶道上汾酒人足迹,发掘万里茶道上的汾酒遗迹,探寻万里茶道上的汾酒故事。
前不久,那曲市组织民营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了法治宣讲活动,讲座邀请当地律师事务所律师围绕宪法、民法典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民营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活动中,受邀律师还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合同签订、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问题,提出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建议。在场民营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纷纷表示,通过讲座不仅学到法律知识,还提高了自身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在微短剧从业者、制片人蒋越看来,观众为微短剧付费,就是为追求“爽感”和“解压”而付费。提到付费与“沉迷”之间的关系,他解释说,一般而言,平台会将第一次付费解锁剧集的金额设置为9.9元。当“小金额已经付了”,看到后面时,观众会愿意付出更多的钱。第二次、第三次付费时,价格提高很多,而随着投入的钱越多,观众就越“沉迷”。因为付出的成本越高,观众会越想把整个剧集看完。
美国智库——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的最新调查显示,美国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2021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表明美国民众对工作和财务状况日益焦虑。
今天(4月27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蓝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102台、装机容量达到1.13亿千瓦,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