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佳木斯4月14日电(刘官灵 王凯锋 记者姜辉)13日,随着气温回升,黑龙江、松花江同江段同时开江,冰排顺流而下,形成独特的开江景观,开江日期较去年提前1天。
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我国坚持走对外开放之路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在《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中指出:“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保护主义政策如饮鸩止渴,看似短期内能缓解一国内部压力,但从长期看将给自身和世界经济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在《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指出:“过去,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靠优惠政策,现在要更多靠改善投资环境。我们将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增强透明度,强化产权保护,坚持依法办事,鼓励竞争、反对垄断”。
比赛期间,中国代表团16个参赛项目均获得金牌和奖牌。三对三篮球男、女子,沙滩排球男子三个团体项目夺冠,取得历史性突破;拳击、射箭、网球3个首次参赛的项目获得11金3银2铜,进一步扩大我国优势;田径、游泳、跆拳道、羽毛球、体育舞蹈、击剑等传统优势项目保持领先并不断提升,其中,田径13名运动员取得了15金6银2铜,10个项目打破赛会纪录。乒乓球、摔跤、柔道、国际象棋、空手道等项目多点开花。
以军发布报告称,“只有一枚导弹抵达以色列,并被防空系统成功拦截。第二枚导弹可能未能抵达目标区域,与胡塞武装近期发动的多起袭击类似。”
从国际看,中外深度合作打造了互惠典范。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始终坚持拥抱世界,始终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中国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格局,不仅体现了大国担当,也为全球产业链优化布局和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2024年,我国新设立的外资企业近6万家,同比增长9.9%。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我国投资设立企业超123.9万家,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达20.6万亿元。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34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稳居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首,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经济“压舱石”。这种“外国投资+中国制造+全球市场”的方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基础支撑坚实有力。我国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23年3月发布的《放大镜下的全球价值链依赖关系》研究报告认为,在全球价值链的各行业上下游十大关键节点中,中国主导的关键节点数量约占一半。我国交通运输、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发达,截至2024年底,高铁营业里程超4.8万公里,5G基站数达425万个,数量均为世界第一,特高压输电、港口自动化等设施水平也领先全球。我国人才资源丰富,2024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1.21年,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过2.5亿,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人口红利”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变。这些“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形成了难以复制的中国发展环境优势。
本届消博会上,春光食品的场馆设计独具匠心。走进春光食品展区,以琼剧盔头为造型的门头格外醒目。“我们以海南非遗瑰宝琼剧为灵感,将‘观展、演绎、互动’融于一体,为观众打造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为消博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特色元素。”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严欣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