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答:《清单(2025年版)》修订坚持“该减的坚决减,该增的合理增”,全面体现近年来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事项下的全国性具体管理措施由486条缩减至469条,地方性管理措施由36条缩减至20条。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答: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作出重大部署,提出了不少新规定、新要求,特别是《意见》对于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作出了明确安排。《清单(2025年版》是《意见》发布后的首版清单,在保持制度基本要求和清单体例架构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围绕贯彻上述要求,作出了多方面优化,具体可以概括为“四个完善”。一是完善“全国一张清单”管理要求。一方面,强化“全国一张清单”权威性,明确产业、投资、互联网、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各类按要求编制的全国层面准入类清单目录,全部纳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这些清单目录修订中,如涉及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应按照负面清单措施调整程序要求,报国务院同意。另一方面,完善特定区域放宽准入制度安排,明确依法在特定区域调整或暂停实施市场准入管理措施的,负面清单与之直接衔接,支持地方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探索。二是完善市场准入事项实施要求。对于清单所列的许可准入事项,明确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公开法律法规依据、技术标准、许可要求、办理时限,制定市场准入服务规程,由经营主体按照规定的条件和方式合规进入,同时提出,对未实施市场禁入或许可准入但按照备案管理的事项,不得以备案名义变相设立许可,进一步推动规范透明准入。三是完善与其他准入规定衔接要求。明确境内外经营主体在中国境内开展投资经营,统一适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各项规定,落实国民待遇要求。在此基础上,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境内投资还需适用《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的有关规定;境外服务提供者以跨境形式向中国境内提供服务的,还需适用《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的有关规定。四是完善市场准入规范化便利化要求。明确清单实施中,要统筹衔接“证”“照”管理,统一各类经营主体登记,推动经营主体经营范围登记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上的管理措施相衔接。这样经营主体在办理营业执照、登记经营范围时,就能对照清单要求,知晓哪些经营范围是可以直接进入的、哪些是要办理许可后才能进入的、哪些是不能进入的,有效降低经营成本。
要将海量、分散的电动汽车聚合起来发挥规模效应,完善的商业模式是关键。据了解,V2G需要专用充电桩支持,设计成本是普通充电桩的1.2倍左右。通过完善的商业模式让运营商“有利可图”,相关企业才能有动力更换V2G充电桩。
杭州国家版本馆近日推出了“掌上乾坤——阅读里的时代记忆”连环画展,读者们坐在小板凳上仔细翻阅连环画,重温那些年捧在掌心里的阅读记忆。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经过2019、2020、2022、2025年四次修订,清单内的事项数量已由2018年版的151项压减至目前的106项,压减比例约30%,一大批行业准入限制得以放宽,各类经营主体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宽准入”红利切实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了“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
从企业活力看,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网站消息,2025年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5,较去年四季度上升0.5点,企业开工率、订单、销售等指标稳步好转。2月份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各地方各部门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让民营经济人士备受鼓舞,推动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持续改善。
“壮家生来爱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声声伴酒喝,春夏秋冬都快乐,嗨嘹嘹啰,嗨嘹嘹啰,嗨幸福嘹嘹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蟠龙社区,音乐人赵羽弹奏铜鼓琴,与社区居民共同合唱民歌,其乐融融。
盘面上,行业板块中,贵金属、能源金属、橡胶制品、厨卫电器等板块领涨,通信服务、军工电子、旅游及酒店、饮料制造等板块跌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