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当地茶农此前并未按此模式管理茶园,茶叶品质参差不齐,廖红团队的生态种植方法带来了最直观改变——“效益比之前提升了30%以上”。
问:此次清单修订“放”了一批市场准入管理措施,释放了改革红利。但“放”了之后如何“管”,也广受各方关注,请问后续将如何加强准入后监管,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近年来,蟠龙社区立足社区“百个机关”、“万家企业”等优势,推动服务、人员、资源三下沉。该社区与61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联建共建,长期提供法律、心理、中医等专业志愿服务,形成“邻”里企业与社区共建共享、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赵羽是蟠龙社区的一名志愿者,他祖籍吉林,是满族人。蟠龙社区居民们时常演唱的壮族山歌《幸福嘹嘹啰》就是出自他之手。赵羽表示,广西人素来热爱唱山歌,以歌会友,因为音乐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民族习俗、美食,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和感动。
绍兴印染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一大早,就有好几家企业前来咨询问诊。这个被大家称为“产业升级诊所”的空间里,每个单间里坐着的“医生”,分别是来自纤维材料、智能制造、绿色环保等不同领域的知名工程师,中小企业可以“对症挂号”。
第三,这有助于从纵向上贯通“战略规划—政策设计—基层执行”全链条,减少政策传导损耗。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制定环节的科学性,还有赖于设计与执行的全链条贯通。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政策传导涉及战略规划、工具设计、资源调配、效果反馈等多个动态环节。实践中,常因“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衔接不畅使政策效能大打折扣。在前端,若缺乏对基层实际需求的深度调研,就容易出现“一刀切”,难以满足不同地区的多样化需求。在末端,若部分地区行政能力不足,缺乏人员、技术和资金支持,政策落地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政策执行中跟踪监督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选择性落实”,从而进一步削弱政策效果。
答:根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要求,清单之外的领域,各类经营主体都可以依法平等进入,也就是“非禁即入”。这是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最核心的要求,也是广大经营主体的热切期盼。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围绕确保清单扎实落地,积极破除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壁垒,累计已向社会公开通报7期115个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破除了一批基层政府关注、经营主体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的市场准入障碍,有力保障了经营主体市场准入权利。我们也看到,一些领域壁垒破除后,企业投资的“心气儿”上来了,“百花齐放”的竞争活力得以涌现,市场供给提质升级,供需两旺的“热乎劲”十分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