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吉林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区,是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吉林用全国4%的耕地产出6%的粮食、提供10%的商品粮。2024年,全省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53.2亿斤、稳居全国第四位。
据悉,2025(第二届)健康美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将持续至4月18日,大会开幕式期间,还发布了2025健康美丽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先进榜单,分别从科技创新、社会责任、行业引领等不同维度设有14个奖项。(完)
6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消息,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被开除党籍,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既无先机优势,又面对各种质疑,难度超乎想象,但认准了就坚定走下去: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先后推出一大批支持政策;集中合力攻克技术,筑起“三电”系统等“护城河”;把市场优势转为产业优势……锚定战略方向,持之以恒地投入,终以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
这般稻花飘香的盛景,也同样出现在吉林西部曾经“种啥啥不长”的盐碱地上。30多年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老中青三代科技人员,坚持在白城市镇赉县嘎什根乡进行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攻关研究、试验和推广,让水稻在这片盐碱地上扎根,产量更多,质量更优。
从新能源汽车,到高端医疗装备、操作系统,每个中国产业成长背后,都有着大市场的托举。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立足国内大市场这个重要的大后方,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足见战略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