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这几年,我国一再强调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各项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就是因为在经济实践中经常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一些政策存在碎片化、条块化问题。或者同一领域“政出多门”,缺乏统筹;或者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衔接不畅,缺乏协调;或者缺少对政策效果和社会预期等方面的一致性评估,造成不同政策相互掣肘、效力相互抵消。越是面对复杂局面,就越要重视促进政策形成组合效应,打好“组合拳”,增强宏观政策实施效能。
从扩大内需看,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下,今年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均超2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均接近20%,仅这几项就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两新”“两重”政策扩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抓住有效需求不足这个突出矛盾,强化政策供给和政策引导,对内需形成了有效拉动。
工业是经济的压舱石。一季度工业生产均延续平稳向好态势,浙江和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8.9%、8.8%。江苏和山东增速均为8.2%,超过全国增速,支撑作用显著。
根据中国空间站的飞行任务规划与合作实际进展,1名巴基斯坦航天员将以载荷专家的身份参加1次联合飞行,在轨期间除了完成乘组的日常工作外,还将承担巴方科学实验的操作工作。
答: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作出重大部署,提出了不少新规定、新要求,特别是《意见》对于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作出了明确安排。《清单(2025年版》是《意见》发布后的首版清单,在保持制度基本要求和清单体例架构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围绕贯彻上述要求,作出了多方面优化,具体可以概括为“四个完善”。一是完善“全国一张清单”管理要求。一方面,强化“全国一张清单”权威性,明确产业、投资、互联网、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各类按要求编制的全国层面准入类清单目录,全部纳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这些清单目录修订中,如涉及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应按照负面清单措施调整程序要求,报国务院同意。另一方面,完善特定区域放宽准入制度安排,明确依法在特定区域调整或暂停实施市场准入管理措施的,负面清单与之直接衔接,支持地方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探索。二是完善市场准入事项实施要求。对于清单所列的许可准入事项,明确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公开法律法规依据、技术标准、许可要求、办理时限,制定市场准入服务规程,由经营主体按照规定的条件和方式合规进入,同时提出,对未实施市场禁入或许可准入但按照备案管理的事项,不得以备案名义变相设立许可,进一步推动规范透明准入。三是完善与其他准入规定衔接要求。明确境内外经营主体在中国境内开展投资经营,统一适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各项规定,落实国民待遇要求。在此基础上,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境内投资还需适用《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的有关规定;境外服务提供者以跨境形式向中国境内提供服务的,还需适用《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的有关规定。四是完善市场准入规范化便利化要求。明确清单实施中,要统筹衔接“证”“照”管理,统一各类经营主体登记,推动经营主体经营范围登记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上的管理措施相衔接。这样经营主体在办理营业执照、登记经营范围时,就能对照清单要求,知晓哪些经营范围是可以直接进入的、哪些是要办理许可后才能进入的、哪些是不能进入的,有效降低经营成本。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劝和促谈,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为此,中国和巴西最近联名发表了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同时呼吁各方坚持对话谈判、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使用核武器、反对攻击核电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坚持风险管理、科学施策、高效处置的原则,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考虑了保障人民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国际交通贸易往来。该法第二十二条对进出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作出新的规定,聚焦国境卫生检疫的立法初衷,将进出境特殊物品监管范围调整为“血液等人体组织、病原微生物、生物制品等关系公共卫生安全的货物、物品”,并明确“纳入药品、兽药、医疗器械管理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