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中国行胜于言。习近平主席亲力亲为,到访了周边27个国家,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后首次出访选择的都是周边国家。中国积极同周边国家相向而行,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
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途牛的报告显示,面对5天假期,用户倾向于更早计划和预订国内长线游和出境短线游的出游行程。不过也有不少上班族通过“请4休11”的拼假方式度过一个更长的出境游。
位于河北唐山的开滦集团,其前身是始建于1878年的开平煤矿。这里诞生了中国大陆第一座机械化矿井,制造了中国首台自建蒸汽机车——龙号机车,铺设了国内首条标准轨距铁路。依托开滦厚重历史,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完成了从“黑色煤海”到“文旅地标”的转型,幽深的井下巷道变身沉浸式体验区。
活动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风筝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永训放飞了龙头蜈蚣风筝。据他介绍,该风筝为纯手工制作,约200米长,共有130节,每一节都是潍坊代表性文旅地标。“龙头蜈蚣风筝寓意吉祥,我想通过风筝把美好的祝福和齐鲁大地的美景带给世界。”
作品主要故事线索明确,以一年周期及四季轮转为时间刻度,讲述了一个农村出生、进城工作、经历中年丧偶等变故、不堪城市重负而停薪留职的职场女性地青萍,随好友老原回到家乡平原村福田庄附近的美丽山村宝水村合伙经营农家乐,并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深刻体察乡村社会肌理的故事。作品同时又穿插了几个主次分明、明暗对应、相对平行的辅助故事,通过塑造村社干部、德高望重老人、乡建专家、手艺人、支教学生等各类人物群像,描摹丰盈乡村风物,揭示了乡村蕴藏的“传统中国深厚绵延的伦常智慧”,展示了建设者们实践而来的“朝气蓬勃的新观念、新情感、新经验”,实现了新时代乡村题材作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融汇传统与现代”③的效果。从现实角度讲,作品非常突出地关切了城乡融合发展困境这一社会学前沿话题,以文学的方式介入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得作品成为了一个多重价值并重的创新读本,从而印证了授奖辞所说的“为乡土书写打开了新的空间”。
在风筝放飞场上,一架1:1还原游戏道具的飞机风筝吸引众多游客围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风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郭洪利介绍说,该风筝主体长15.6米,机翼长20米,历时两个多月制作完成。“它内部既有碳纤维也有竹子,是传统与现代融合创新的作品,深受年轻人喜欢。”
2024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超63万吨,同比增长14.83%,规范拆解废旧家电数量同比增长超20%;今年,预计全国废旧家电回收总量将超过2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