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我国已连续16年保持全球进口第二大国的地位,年均增速达到5.4%,全球进口份额也从7.9%稳步提升到10.5%。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进口增长空间巨大,中国大市场始终是世界的大机遇。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小家电‘快消品’的独特属性,要求厂商快速洞悉变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求新求变。”在邹佳伶看来,过去依靠线下经销渠道为主的传统家电消费模式并不适合小家电,“通过直播电商、社交平台等渠道,才能更好连接消费者和产品。哪怕只是改个参数、换个色调、变个尺寸,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不是要摒弃传统产业,而是要为‘乌金’注入绿色基因,在能源保供与转型发展间找到平衡。”平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雄韬15日在“改革进行时 县区在落实”新闻发布会上的阐释,揭开了这座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逻辑——既坚守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定位,又以“双碳”目标倒逼产业变革,在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的同时,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块煤,通过深加工化作功能不同的面料;一束原丝,经过碳化、编织等工艺后变身无人机机翼;姿态万千的小家电,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功能强大的盾构机,在各种应用场景大显身手……今天的中国,创新活力迸发、产业持续升级,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接连涌现,我们熟悉的许多产品有了新模样新功能,呈现出“七十二变”。
中国华电16日宣布,秉持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公司15日启动对控股上市公司的股份增持计划。拟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黔源电力不高于总股本1.7%的股份,增持华电科工金额不超过4000万元。下一步,中国华电还将支持上市公司制定更积极的分红政策、注入更多的优质资产,持续推动控股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和投资价值同步提升。
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103013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14亿元,增长6.9%;进口41700亿元,下降6.0%。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5.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6.8%,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7%。3月份,进出口总额37663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出口22515亿元,增长13.5%;进口15148亿元,下降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