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而且,信息过载并不只是短暂的干扰。当大脑长期处于超负荷运作中,认知资源被不断消耗,动机下降,最终导致信息处理能力和记忆保存能力同步下降。[7]人们开始依赖简单线索作决策,忽略细节,甚至选择逃避信息,形成恶性循环。
近日,作为中国乡村振兴项目的代表,“塱头实验”亮相第19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以下简称“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馆。这场全球建筑艺术盛会于今年5月10日至11月23日在威尼斯举办,主场地包括绿园城堡(Giardini)、军械库(Arsenale)以及威尼斯市内的其他场地。据介绍,“塱头实验”旨在通过威尼斯双年展向世界讲述一个七百年岭南古村蝶变新生的故事。
中国名义税负一直高于实际税负。所谓名义税负是指企业名义上该缴纳的税费。由于征管、企业对税法理解等原因,实际上企业不一定足额缴纳法律意义上的税费。
重庆5月10日电 (梁钦卿)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10日在重庆南川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药膳行业专家学者以及中药制造企业、中医药康养企业等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小药膳如何“烹”出大产业。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在北京大兴区一个商品房项目,置业顾问正在给购房人付先生计算降息后房贷月供的变化。付先生之前看过一套110平方米左右的改善性住房,总价在641万元左右,按照20%的首付计算,大约需要贷款51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