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本次清理整治的重点是:以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等形式设立和实行的违反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各类规定文件,以及各级政府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做法情形。
编者按:近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以下简称《清单(2025年版)》),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管理更加优化,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取得新的重要成果。为使各方面准确把握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近日就《清单(2025年版)》回答记者提问,现予发布。
2001年,他曾外出务工,只在工厂干了两个月便回到村里,老老实实地在父亲指导下当起了茶农,在流水线工厂上班才让他真正意识到“种茶的价值”。
4月24日电 据市场监管总局官方微信消息,4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按新国标注册问答》(以下简称《问答》)。《问答》旨在做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2025)(以下简称新国标)发布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再注册工作,指导企业规范申报,确保市场平稳过渡。
另外,冰箱里还可能有单核李斯特菌(LM),这种细菌在 2℃~42℃ 均能存活,尤其能在低温环境中持续生长和繁殖,这使得它在冰箱冷藏条件下也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生长。[12]人一旦吃了含 LM 的食物,就可能会引起李斯特菌病,初期表现为轻微类似流感症状,后期可发展为败血症、脑膜炎、脑脊髓炎、自然流产、早产、死产等,死亡率高达 20%~30%。[14]
这项制度的核心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国统一。也就是实行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全面统一市场准入制度规则。这是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具体来说,我国境内各类依法设定的市场准入管理措施,要全部列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各类按要求编制的全国层面准入类清单目录,要全部纳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另行制定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从而做到“一单尽列、单外无单”。二是事权法定。列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事项,均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地方性法规等设立,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规章可依法设定临时性市场准入管理措施;经济运行中面临突发重大风险的,部门可采取临时性市场准入管理措施,但必须报党中央、国务院同意;部门规章和各级政府规范性文件等不得违规设立市场准入管理措施,从而确保市场准入制度在法治原则下运行。三是公开透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内容、主管部门等向社会全面公开。对于涉及市场准入行政许可的事项,地方各级政府还要公开法律法规依据、技术标准、许可要求、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确保经营主体可以按照规定的条件和方式合规进入,从而形成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安排,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四是“非禁即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领域,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大企业、中小企业,各类经营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严禁各级政府部门在清单之外违规设立准入许可、违规增设准入条件、违规设置准入障碍,从而将“剩余决定权”赋予经营主体,推动企业在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健康危害,增加患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子宫颈癌、生殖障碍、睡眠障碍、抑郁症、胎儿发育不良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