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当场减腰围2至5厘米”“减肥不忌口,火锅、奶茶都可以吃”“减重牙膏可有效抑制虚假食欲,让你刷刷牙就能瘦”“用高科技仪器刺激穴位疏通经络,40天瘦20斤不反弹”……
4月15日电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央网信办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进一步深化短视频恶意营销问题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中央网信办自4月15日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线下的减肥商家,为了让顾客对自己的体重产生羞耻感,鼓励店面使用“猪肉秤”“货物秤”等测量人体体重。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成为部分人的生活常态,进而导致肥胖成为国家卫生健康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达34.3%和16.4%,并呈逐年递增趋势。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将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这一度让“减肥”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
“还有一些商家在社交平台上故意放大顾客的身体部位,使用‘大妈背’‘游泳圈’‘麒麟臂’等字眼,制造视觉冲击,再配以‘穿什么衣服不是由天气决定,而是由体重决定’等刺激性标语,进一步加重消费者的体重焦虑。”在北京从事减肥行业11年的业内人士李明(化名)说。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线上线下多家减肥机构发现,五花八门的“瘦身神器”层出不穷,从口服的减肥产品到外用的减肥仪器,一些机构通过制造身材焦虑、夸大宣传、伪造科技概念等手段,打出一条条“深入人心”的宣传标语,“俘虏”了不少减肥者的金钱与健康。
各国青年代表纷纷表示,在中国参访期间,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显著成果,愿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研究、开发及跨国界合作方面进行加强,为成就美好世界凝聚青年共识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