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北京4月27日电(记者 谢雁冰 李晓喻 李京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修订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发现虚假或者不完整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应当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予以澄清。
北京楚门光华传媒有限公司制片人宋旸告诉记者,“一部微短剧,如果观众花费约40元解锁全部剧集,投资人和制片方实际到手的利润仅占10%至12%,剩余超80%的资金则流入投流公司囊中。而投流公司很可能诉苦,称自身利润被结算公司和平台层层瓜分。也就是说,平台才是流量收益的最大获利者。”宋旸认为,要降低微短剧成本,改善微短剧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比如,降低投流成本,同时让投流更加精准,确保投入的资金能吸引到真正对该剧感兴趣的观众群体。
除了“硬核”设备,测控团队的操作手更是练就了“手稳心定”的绝活,通过模拟训练和半实物演练,他们能够在1秒内精准捕获目标,并迅速判断数据异常。
本报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廖睿灵)记者25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其中风电5.36亿千瓦,光伏发电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未来随着风电光伏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
有的突击还款、补签借条。如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原三级高级主办沈嘉正利用职务便利,为管理和服务对象、单位下属在市场管理等方面谋取利益,编造各种理由向他们“借款”,共计38万元。在下属许某、沈某被留置后,沈嘉正因害怕事情败露,将所借款项陆续退还,并给管理和服务对象周某补打了借条。2022年11月,沈嘉正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023年2月,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一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并生成高质量的文本、图像和视频,甚至能为人类提供很好的决策建议,为人类的生活与工作带来诸多便利。但是,与其相伴而生的还有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权益侵害等一系列显性与潜在的风险。它既会误导广大普通用户,也会严重污染信息生态和网络舆论场。为防范该颠覆性技术所导致的信息风险,推动AI健康发展,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当承担内容标识的义务。这既是社会各界的期望所在,也是许多国家在技术发展与公共利益之间所作的价值权衡。
在现代社会,人类并不缺乏规制技术发展的手段,缺少的是能够促进社会福祉的治理手段。换言之,在规制技术的同时,需要做到既不影响技术的创新发展,又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对AI进行治理,要求其履行内容标识义务,目的即是为了实现社会福祉的最大化。同时,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还可能导致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为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就应当平衡该利益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既应维护公共利益,又需保护个人权益,对技术所施加的限制尽可能地保持在最低限度,以不妨害个体最大限度地追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