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EB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如果它真的导致人体免疫力严重受损,人群中应已出现大量免疫缺陷病例。但长期观察显示,这种病毒虽感染率高且长期潜伏在人体内,却并未引发群体免疫力滑坡现象。”李侗曾表示,EB病毒本身不直接削弱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但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EB病毒更易被激活,导致复发。因此,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稳定,有利于降低EB病毒再活动风险。
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闭环也在大竹渐次成型:优选“巴山椿芽”良种,践行有机种植规范,构建气象预警与生物防治体系,搭建全程溯源监管平台,更提升预冷锁鲜技术,将香椿保鲜周期延长至12天。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家庭、学校等场所是防控的重点,需要重点把好‘入口关’。”李侗曾建议,要为孩子准备专用餐具,杜绝口对口喂食习惯,同时减少亲吻,这样能降低EB病毒、幽门螺杆菌等传播风险。与此同时,建议在学校、家庭逐步推广分餐制,特别要避免与已知EB病毒感染者共用餐具、水杯等物品。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了EB病毒,特别是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应避免共用水杯、餐具等唾液接触载体;患者餐具需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桌面、门把手等环境物体表面可采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同样地,如果学校出现EB病毒感染,应隔离感染的学生,做好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及消毒工作。
“婴儿被亲友轮番亲吻高烧近40摄氏度”“奶奶嚼碎花生喂2岁孩子致其患‘亲吻病’”……近年来,幼儿因被亲吻导致生病的报道频频刺痛公众的神经。这些由于亲吻而导致的疾病又叫“亲吻病”,其罪魁祸首正是EB病毒。这是一种怎样的病毒?感染后可能造成哪些健康损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对此作出解读。
此外,南方多地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福建气象台预计,11日午后至12日白天,将有一轮强降水伴强对流天气。由于冷暖空气猛烈碰撞,此次过程对流强度强,将出现9至11级大风,局部12级大风。强对流天气范围广,伴有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江西也将自北向南出现一次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地区有10级左右雷暴大风或冰雹,且大风有一定极端性。
北京市气象部门提示,大风天远离可能引起狭管效应区域,尽量减少或停止户外活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进入狭窄地形,通道变小,空气流通速度加快,风力会骤然增大,这种地形对气流的影响就被称为狭管效应,也叫“峡谷风”。在强烈阵风的时候,外出是有一定风险的。民众外出要远离可能引起狭管效应的区域,比如说两栋高楼之间的狭长通道,这些往往是风力加大比较明显的地方,而且要远离临时搭建物、广告牌,防范高空坠物。
船长不喜欢这样的生活。2021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读书的他带着高中时期的绰号站上了脱口秀的舞台。小时候,他就喜欢表演,在学校的节目中,他演过13分钟的乌龟,也演过把嘴唇涂成蓝色的恶魔,目的都是逗人笑。在他看来,“逗别人笑是件很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