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其二,在规律遵循上需构建契合文化创造特性的人才发展机制。鉴于文化创造具有个性化、长周期的特征,人才机制必须突破“标准化培养”的窠臼。在培养模式创新上,着力打造“孵化—提升—领军”的全周期成长链条,针对人才发展不同阶段提供精准化培育体系:针对“幼苗期”的青年人才,设立“文化新力量”孵化计划,集成创作驻留、导师结对、成果展演等“一站式”培育服务;针对“成长期”的骨干人才,实施“跨界融合培养工程”,推动艺术院校与科技企业、文博机构建立协同培养机制,强化跨领域知识赋能;针对“成熟期”的领军人才,建立“大师工作室”制度,赋予其资源调配、团队组建、项目决策权等自主权限,构建高端人才领衔攻关的创新生态。在评价体系改革上,建立“分类评价+多元指标”的立体评估体系,实现从“唯标准”到“重特质”的导向转变:对创作人才,侧重考量作品的思想深度、艺术创新性及社会影响力,构建包含审美价值、文化传播力等维度的动态评价模型;对学术人才,突出原创理论贡献与实践转化能力,将决策咨询成果等纳入评价范畴,形成尊重文化创造规律的差异化评价机制。
“我们与中国同行在各个领域有50多项联合投资。它们是基础设施、各个领域的技术。因此我们将继续与中国主权基金一起投资各种不同的项目。”德米特里耶夫说道。
当日,第25届中部(长沙)糖酒食品博览会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吸引1200家企业参展,全方位呈现糖酒食品行业的最新趋势与市场机遇,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探索增长新路径。
“2025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及明日之星”评选项目在本届北京科博会上启动。德勤高科技高成长评选项目1995年创办于美国硅谷,2005年进入中国,每年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历年榜单中涌现出许多行业翘楚,比如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苹果、特斯拉等。
深圳5月9日电 (记者 程景伟)“艺术之船”爱达·地中海号邮轮9日首次停靠深圳国际邮轮母港,并于当晚满载2000多名游客从该港口启航,开启去往日本的5晚6天邮轮之旅。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丁树奎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协会将联合产学研力量,通过制定标准等方式促进数据流通与价值挖掘,助力产业链生态聚焦技术创新驱动,实现降本增效与安全提升双向发力,推动开源鸿蒙在轨道交通领域落地生根。
“法者,治之端也”。以立法手段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法治意义。民营经济促进法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创下了很多个“第一次”,如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值得注意的是,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提出到施行,仅用时18个月,这折射出党中央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态度,进一步向社会表明,发展民营经济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并将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